本会动态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工作动态

《固定式固态储氢系统技术规范》等两项团体标准审查会成功召开

2024-09-11

近年来,固态储氢技术在全球范围内取得了显著进展,成为氢能产业链中的重要环节。固态储氢利用物理吸附或化学储氢材料实现氢气的高效储存和释放,具有高密度、安全性好、成本低等优势,促使国内外各大企业和研究机构在固定式和移动式应用场景中不断探索,持续加大对固态储氢技术的研究开发,推动固态储氢技术商业化进程。

近日,由中国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促进会标准化工作委员会(以下简称“国促会标委会”)联合通标中研标准化技术研究院共同组织的《固定式固态储氢系统技术规范》《移动式固态储氢系统安全技术规范》两项团体标准审查会成功召开。

微信截图_20240910143948.png

会议由国促会标委会标准部李千钧主持,标准起草组副组长、标准部副主任滕悦,标准部晨萌、迪丽娜尔·艾尔肯出席会议。西安交通大学、包头稀土研究院、西安一九零八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科学院江西稀土研究院、深圳国科氢源科技有限公司、安泰环境工程技术有限公司、重庆大学、广西大学、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广州供电局、四川大学、上海氢枫能源技术有限公司、天津新氢动力科技有限公司、陕西德信零部件集团有限公司、广东欧佩亚氢能源科技有限公司、郑州轻工业大学、通标中研标准化技术研究院等单位代表及相关行业专家参加本次审查会。

2727.jpg

会上,李千钧介绍了国促会成立以来的发展情况以及工作内容,晨萌与迪丽娜尔·艾尔肯分别对《固定式固态储氢系统技术规范》《移动式固态储氢系统安全技术规范》两项标准的立项背景、编制情况、编制原则与框架、主要技术内容等向专家组和参编单位进行了详细汇报。阐述了固态氢储存技术的商业潜力和经济可行性,探讨了其高密度存储能力和储氢性能,为固态氢储存技术的商业化和规模化应用提供了标准指导。

在标准讨论环节,行业专家和参编单位代表围绕《固定式固态储氢系统技术规范》《移动式固态储氢系统安全技术规范》团体标准的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和定义、储氢材料性能、技术要求、通用安全要求等内容进行全面审查,认为该标准以行业现有相关技术指标和要求为基础,以综合性、系统性为原则,规范了固态储氢系统的技术指标和安全技术,能够为用氢企业及加氢站提供固定式、移动式固态储氢方案,助力行业突破“卡脖子”难题,提高储氢效率以及确保氢气运输过程中的安全性。专家组表示,此次两项标准的制定与发布,旨在推动固定式和移动式固态储氢系统技术在产业化落地过程中,更好地发挥“引导、规范、监督”的职能,推动形成具有中国影响力的固态储氢标准。

会议最后,滕悦副主任对本次会议进行总结发言。她表示,鉴于全球能源危机的严重性和环保需求的日益增长,氢能作为一种清洁、高效的能源资源,已引起全球广泛关注。我国政府对氢能源安全也是高度重视,去年7月,国家标准委等相关部门联合发布《氢能产业标准体系建设指南(2023版)》政策文件,明确指出要支持高效利用廉价且丰富的可再生能源制氢,并引导产业链上中下游共同发展,为可再生能源制氢行业创造了有利环境。本次审查的《固定式固态储氢系统技术规范》《移动式固态储氢系统安全技术规范》两项团体标准内容完整、规范,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强制性标准的有关规定,有助于提高氢气储运过程中的安全性,对氢能产业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随着固态储氢技术的逐渐成熟,固态储氢在储氢密度和本征安全性能方面优势明显,可有效提高长距离储运氢气的可操作性,以及储氢环节的安全性和经济性,更好地发挥行业内氢的高效储存引领示范作用。接下来,标委会将继续携手业内企业着眼于政策研究、标准创新、技术开发、检测认证、成果转化五个方面,全力推动氢能产业构建氢能制储输用全产业链标准体系,共同推动我国氢能储运技术向前发展。 

  • 版权所有:中国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促进会标准化工作委员会  
  • 政策指导:发改委、人民银行、商务部、民政部、中国科协、国资委
  • 主办单位:中国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促进会标准化工作委员会      备案号:京ICP备20023187号-3
  • 运营单位:通标中研标准化技术研究院(北京)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腾云建站仅向商家提供技术服务
  • 地址:北京市石景山区杨庄路110号院5号楼10层1003室      电话:010-68844089  
  • 地址:北京市丰台科技园区汉威国际三区4号楼3m层312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