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水下机器人是一种能够潜入水中代替人类完成某些操作的极限作业机器人,同时也是人类探索海洋、认识海洋和开发海洋的重要技术装备,其研发能力在一定程度上也标志着国家深海资源调查、海洋科学研究的科学技术水平。为确保无人水下机器人能够持续、稳定地工作,以应对复杂多变的水下环境,建立统一、规范的标准化体系对于发展海洋事业、带动蓝色经济具有重要意义。
近日,由中国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促进会标准化工作委员会(以下简称“国促会标委会”)联合通标中研标准化技术研究院共同组织的《无人水下机器人通用技术条件》团体标准审查会成功召开。
会议由国促会标委会李千均主持,标准起草组副组长、标准部副主任曹东建,标准部王哲出席会议。哈尔滨工程大学、海南大学、上海理工大学、深圳潜行创新科技有限公司、青岛罗博飞海洋技术有限公司、中科探海(深圳)海洋科技有限公司、上海海事大学、天津瀚海蓝帆海洋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大学、飞马滨(青岛)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天津澜海海洋科技有限公司、上海遨拓深水装备技术开发有限公司、浙江星天海洋科学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江苏海洋大学、湖南大学、西北工业大学、浙江大学、蓓伟机器人科技(上海)有限公司、深圳乐智机器人有限公司、通标中研标准化技术研究院等多家单位代表及相关行业专家参加本次审查会。
会上,李千均就团体标准的发展历程及编制情况进行了详细介绍,王哲就《无人水下机器人通用技术条件》团体标准的立项背景、编制情况、编制原则与框架、主要技术内容等向专家组和参编单位进行详细汇报。深入分析无人水下机器人的组成结构、产业链、市场格局及发展预期,明晰产品结构及产业市场现状,为推动无人水下机器人行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在标准讨论环节,行业专家和参编单位代表围绕《无人水下机器人通用技术条件》团体标准的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和定义、缩略语、技术要求、试验方法等内容进行全面审查,认为该标准以行业现有相关技术指标和要求为基础,以综合性、系统性为原则,填补了国内无人水下机器人产品标准的空白,通过明确机器人关键技术和检验流程,可有效确保产品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推动行业健康有序发展。专家组表示,确立统一的无人水下机器人通用技术要求,不仅能够提升产品质量和行业一致性,加快无人水下机器人产品和服务的市场化与规模化进程。这一标准的发布实施还有助于增强中国在国际上的竞争力与影响力,促进了国内外同行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为中国无人水下机器人产业国际化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会议最后,曹东建副主任对本次会议进行总结发言。他表示,近年来我国深水海洋油气、海上风电产业、海洋牧场等水下工程不断发展,海洋科学考察、海底矿藏勘探、水下工程施工等领域活动频繁,产业发展为无人水下机器人的应用奠定了基础。为积极响应《“十四五”国家应急体系规划》《关于加快应急机器人发展的指导意见》等政策文件,推动无人水下机器人智能化、多功能化发展,国促会标委会编制该标准,也是希望通过制定和发布这项标准,促进整个行业技术水平共同提升,加快推动我国无人水下机器人技术高质量发展。
随着中国海洋强国战略的实施,对海洋资源开发、海洋安全保障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无人水下机器人在海洋安全搜救、管道检査、船舶河道检修、海洋考古等方面的重要性日益突出。本次审查会,各科研机构、先进企业凭借丰富的实践经验以及对水下设备使用的深刻理解,既确保了标准的实际可操作性,还有助于统一行业内产品质量体系,为海洋工程技术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动力,为我国建设海洋强国贡献积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