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会动态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工作动态

《柔性可穿戴设备用传感器安全评价导则》团体标准研讨会顺利召开

2024-12-20

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柔性可穿戴设备在健康监测、运动追踪、智能家居等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这些设备通常集成多种传感器,能实时收集用户的生理数据和环境信息,为用户提供个性化服务。然而,柔性可穿戴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可能会面临电池安全、传感器性能、数据隐私等诸多安全隐患。因此,建立一套完善的安全评价导则,对于确保柔性可穿戴设备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保护用户健康与隐私至关重要。

近日,由中国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促进会标准化工作委员会(以下简称“国促会标委会”)联合通标中研标准化技术研究院共同组织的《柔性可穿戴设备用传感器安全评价导则》团体标准研讨会成功召开。

111.png

会议由国促会标委会标准部晨萌主持,标准起草组副组长、标准部副主任吕常松,标准部张桢出席会议。南方科技大学、山东大学、中航电测仪器股份有限公司、吉林大学、北京工业大学、厦门弘信电子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武汉纺织大学、上海大学、厦门大学、三三智能科技(苏州)有限公司、通标中研标准化技术研究院等单位代表及相关行业专家参加本次研讨会。

会上,张桢就国促会成立以来的发展情况以及工作内容进行详细介绍,晨萌对《柔性可穿戴设备用传感器安全评价导则》标准的立项背景、编制情况、编制原则与框架、标准工作计划进行汇报,全力推动柔性可穿戴设备领域的安全评价工作,旨在为其在医疗健康等领域的广泛应用提供有力保障。

在标准讨论环节,行业专家和参编单位代表围绕《柔性可穿戴设备用传感器安全评价导则》团体标准的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和定义、安全评价通则、评价方法等内容进行积极研讨,围绕柔性可穿戴传感器的材料选择、设计原则、性能测试、风险评估等关键问题展开深入讨论,明确柔性可穿戴设备在传感器应用方面的安全性要求,以指导产品设计、生产、检测及使用等各个环节,推动行业健康有序发展。

会议最后,吕常松副主任对本次会议进行总结发言。他表示,随着传感器技术不断创新和发展,新的传感器类型和应用场景不断涌现,这对安全评价导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编制《柔性可穿戴设备用传感器安全评价导则》团体标准,充分考虑了柔性可穿戴设备的特点和使用场景,结合国内外相关标准和技术规范,对传感器的安全性能进行全面评估和规范,从而推动行业标准化进程,提高行业整体竞争力。

此次研讨会的顺利召开,为柔性可穿戴设备领域的安全评价工作提供了重要的交流平台,也为推动相关产品创新与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未来,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和多功能集成技术的不断融合,柔性可穿戴医疗器械将在医疗健康领域展现出更广阔的应用前景。同时,安全评价导则的制定和实施也将为这些产品广泛应用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和保障。

  • 版权所有:中国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促进会标准化工作委员会  
  • 政策指导:商务部、民政部、市场监管总局、国标委、发展改革委、工信部、国资委、中国科协
  • 主办单位:中国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促进会标准化工作委员会      备案号:京ICP备20023187号-3
  • 运营单位:通标中研标准化技术研究院(北京)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腾云建站仅向商家提供技术服务
  • 地址:北京市石景山区杨庄路110号院5号楼10层1003室      电话:010-68844089  
  •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汉威国际广场三区5号楼西塔11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