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杆氦气压缩机是大型低温系统的核心设备之一,在大科学工程、清洁能源、先进医疗等领域有着广泛应用。然而,目前国内尚无相应的技术规范和评价标准,无法满足当前行业发展需要。
近日,由中国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促进会标准化工作委员会(以下简称“国促会标委会”)联合通标中研标准化技术研究院共同组织的《氦气螺杆压缩机技术规范》《氦气螺杆压缩机可靠性评价方法》《氦气螺杆压缩机性能要求和测试方法》三项团体标准审查会在福州成功召开。
会议由国促会标委会标准部副主任王肸主持,国促会标委会秘书长汪贤峰,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副所长郭晓勇、副处长程涛、研究员胡忠军,福建雪人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林汝捷,冰轮环境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张会明,无锡锡压压缩机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吴霞俊,上海开山气体压缩机有限公司总经理田兵兵,国促会标委会标准部主任刘旭彤、行业部主任周健、行业部副主任肖成、标准化工程师鲁家辉出席会议。本次会议特别邀请中国制冷学会副秘书长常琳、苏州大学教授陈威、福州大学教授李学来等专家成立标准审查组,为标准进行技术审查。
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福建雪人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无锡锡压压缩机有限公司、散裂中子源科学中心、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上海开山气体压缩机有限公司、冰轮环境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福建海峡建筑设计规划研究院、西安交通大学、清华大学、通标中研标准化技术研究院等单位代表及相关行业专家参加本次审查会,共同为螺杆氦气压缩机标准化发展谋篇布局。
国促会标委会秘书长汪贤峰在会上发表致辞,对制定《氦气螺杆压缩机技术规范》《氦气螺杆压缩机可靠性评价方法》《氦气螺杆压缩机性能要求和测试方法》三项团体标准的意义给予了充分肯定,并表示该标准切合国家相关政策要求和产业发展需要,有助于提升整个行业的产品质量水平,降低运营成本,增强市场竞争力。
会上,王肸介绍了国促会成立以来的发展情况以及工作内容,对《氦气螺杆压缩机技术规范》《氦气螺杆压缩机可靠性评价方法》《氦气螺杆压缩机性能要求和测试方法》三项团体标准的立项背景、编制情况、编制原则与框架、主要技术内容等向专家组和参编单位进行详细说明,涵盖了压缩机的基本性能参数、排气量、能效比、材料选择、设计合理性、制造工艺等方面,确保各标准条款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实用性,为标准修订和优化提供了重要参考。
在标准讨论环节,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研究员胡忠军对标准内容及相关技术指标进行释义说明,参编单位代表和行业专家围绕《氦气螺杆压缩机技术规范》《氦气螺杆压缩机可靠性评价方法》《氦气螺杆压缩机性能要求和测试方法》三项团体标准的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和定义、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评价指标、试验要求等内容进行积极研讨,一致同意将《氦气螺杆压缩机技术规范》等三项团体标准名称修改为《喷油式螺杆氦气压缩机》《喷油式螺杆氦气压缩机可靠性评价方法》《喷油式螺杆氦气压缩机验收试验》,并为喷油式螺杆氦气压缩机的设计、生产、检验、可靠性评价和验收提供了明确的技术指导和规范,为我国喷油式螺杆氦气压缩机行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中国制冷学会副秘书长常琳作为专家组组长宣读标准审查结果,认为该标准内容完整、规范,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强制性标准的有关规定,其发布及实施将有助于推动喷油式螺杆氦气压缩机技术的标准化和产业化进程,促进相关产业快速发展,专家组一致同意通过这三项团体标准的审查。
会议最后,王肸副主任对本次会议进行总结发言。他表示,在全球科技与工业领域快速发展的背景下,螺杆氦气压缩机凭借其独特的性能优势,在众多高端产业中发挥着日益关键的作用。国促会标委会结合现实状况,立项编制这三项团体标准,填补了国内标准空白,对提高喷油式螺杆氦气压缩机的质量和可靠性、促进产业升级具有重要意义。
本次审查会的成功召开,不仅为三项团体标准制定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也为我国喷油式螺杆氦气压缩机行业健康发展提供了技术保障。接下来,随着这三项团体标准的发布和实施,将为企业提供明确的技术导向与规范要求,促进企业间的公平竞争与合作交流,推动行业向高质量、高可靠性方向加速前进,开创中国喷油式螺杆氦气压缩机行业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