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轨道交通行业不断寻求高效环保的能源解决方案,氢能源在轨道交通领域的应用逐渐受到关注。液态储氢系统与车载燃料电池堆作为其核心组成部件,对优化轨道交通的能源供应、改善环境状况具有较大潜力。
近日,由中国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促进会标准化工作委员会(以下简称“国促会标委会”)联合通标中研标准化技术研究院共同组织的《轨道交通液态储氢系统技术条件》《轨道交通车载燃料电池堆寿命测试评价方法》两项团体标准启动会成功召开。
会议由国促会标委会标准部刘世纪主持,国促会标委会秘书长汪贤峰,标准起草组副组长、标准部副主任姚涵菁,标准部王肸、沈号函出席会议。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四川荣创新能动力系统有限公司、西南交通大学、北京轨道交通技术装备集团有限公司、上海重塑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上海科安创能科技有限公司、新研氢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哈尔滨工业大学、武汉雄韬氢雄燃料电池科技有限公司、北京海望氢能科技有限公司、上海捷氢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风氢扬氢能科技(上海)有限公司、通标中研标准化技术研究院等单位代表及相关行业专家参加本次启动会。
会议首先由国促会标委会秘书长汪贤峰发表致辞,汪秘书长在致辞中对与会领导专家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对企业积极参与标准制修订工作的前瞻眼光和技术实力表示鼓励及认可。他表示,近年来,我国出台《“十四五”铁路科技创新规划》《交通运输大规模设备更新行动方案》《“十四五”新型储能发展实施方案》《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5年)》等一系列政策文件,推动轨道交通产业高效绿色发展。本次立项编制《轨道交通液态储氢系统技术条件》《轨道交通车载燃料电池堆寿命测试评价方法》这两项标准意义重大,充分切合国家相关政策要求和产业发展需要,填补了我国轨道交通领域的标准空白,为完善我国轨道交通标准体系迈出了重要一步。
会上,王肸就国促会成立以来的发展情况以及工作内容进行详细介绍,刘世纪与沈号函分别对《轨道交通液态储氢系统技术条件》《轨道交通车载燃料电池堆寿命测试评价方法》两项团体标准的立项背景、编制情况、编制原则与框架、标准工作计划进行汇报说明,得到了参会代表的一致认可。
在标准讨论环节,行业专家和参编单位代表围绕《轨道交通液态储氢系统技术条件》《轨道交通车载燃料电池堆寿命测试评价方法》两项团体标准的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和定义、系统组成与结构、技术要求、通用安全要求等内容进行积极研讨,旨在为轨道交通用液态储氢系统的研发、设计、制造和测试提供明确指导和规范,提高储氢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并制定能精准反映燃料电池堆全生命周期、贴合运维实际需求的评价方法,更好地确保燃料电池系统的性能和可靠性。
会议最后,姚涵菁副主任对本次会议进行总结发言。她表示,液态储氢系统作为轨道交通氢能供应的关键环节,其技术条件的规范将直接影响到氢能的储存、运输和使用效率;而车载燃料电池堆作为轨道交通车辆的核心动力来源,其寿命的长短直接关系到车辆的运行可靠性和经济性。编制这两项团体标准,有助于推动轨道交通液态储氢系统和车载燃料电池堆技术的广泛应用和普及,为氢能在轨道交通领域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液态储氢技术是氢能产业链中的关键环节之一,其标准制定对我国氢能技术发展具有深远影响。此次启动会的成功召开,为氢能技术在轨道交通领域的应用提供了明确的技术指导和规范。通过制定这两项团体标准,将为企业研发、生产提供统一的技术遵循,促进产业协同创新,为实现绿色交通和低碳经济做出重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