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识系统是文旅景区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它不仅是景区与游客之间的纽带,还兼具文化传播及服务功能,设计及布局良好的标识系统不仅能为游客提供必要的道路指引和景点信息,还能增强游客游览体验,提升景区的整体形象和管理水平。
近日,由中国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促进会标准化工作委员会(以下简称“国促会标委会”)联合通标中研标准化技术研究院共同组织的《文旅景区保护标识系统设计原则与要求》团体标准启动会成功召开。

会议由国促会标委会标准部杨易霖主持,标准起草组副组长、标准部副主任邢辉出席会议。秦始皇帝陵博物院、笨鸟(重庆)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深圳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西南科技大学、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非遗处、通标中研标准化技术研究院等单位代表及相关行业专家参加本次启动会。

会上,杨易霖就国促会成立以来的发展情况以及工作内容进行详细介绍,对《文旅景区保护标识系统设计原则与要求》团体标准的立项背景、编制情况、编制原则与框架、标准工作计划进行汇报说明,得到了参会代表的一致认可。
在标准讨论环节,行业专家和参编单位代表围绕《文旅景区保护标识系统设计原则与要求》团体标准的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和定义、系统构成、规划布局等内容进行积极研讨,通过规定标识系统的设计要素、布局原则、信息内容等,为文旅景区标识系统设计提供明确指导和规范,确保游客能够轻松找到所需信息,从而减少迷路和误解的可能性,增强游客的信任感和满意度。
会议最后,邢辉副主任对本次会议进行总结发言。她表示,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旅游景点的导向标识系统在提升游客体验、保护景区环境和文化资源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由于部分旅游景点存在导向标识设计不合理、信息传达不准确等问题,影响了游客的游览体验和景区形象。为此,制定《文旅景区保护标识系统设计原则与要求》团体标准旨在通过科学、合理、可持续的设计理念,规范导向标识系统的设置,提高标识系统的功能性、美观性和文化内涵,从而改善景区环境,提升景区知名度和文化体验,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
文旅景区作为文化和旅游的重要载体,其标识系统也在不断创新和升级。本次启动会的顺利召开,为文旅景区的标准化建设和管理提供了有力支撑,有助于引导文旅景区在标识系统设计中注重文化传承和创新,使景区管理人员可以更加有效地进行游客引导、安全管理等工作,提升游客游览体验,推动文旅产业融合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