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市场监管总局办公厅印发《关于开展深化地方标准管理制度改革试点工作的通知》,江西入围全国首批开展深化地方标准管理制度改革试点省份。
试点主要涉及试行地方标准制定负面清单,压减地方标准存量;建立优化地方标准全过程管理新机制,推动流程重建;强化设区的市标准制定权管理,完善管理制度;探索压实地方标准“三个责任”新举措,强化标准实施与监督;探索地方标准化职能转变新路径,提升地方标准化工作能力等五个方面任务。
近年来,江西在深化地方标准化管理制度改革上持续探索、重点发力,取得了一定成效。
01地方标准化特色突出一个“绿”字
江西是唯一兼具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和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国家试点的省份,大力践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做好“绿色生态是江西最大财富、最大优势、最大品牌”这篇文章。新修订《江西省标准化条例》特设“‘江西绿色生态’标准特别规定”专章;“绿色生态技术标准创新机制”先后被列入国家发改委《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改革举措和经验做法推广清单》和全国市场监管改革创新典型案例;2022年续签署省部《关于加强生态文明标准化建设战略合作备忘录》,2024年召开省部生态文明标准化联席会,出台《2024年—2025年生态文明标准化建设省部合作工作计划》。
02地方标准化机制聚焦一个“实”字
2022年6月,江西省政府印发《关于贯彻落实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的实施意见》,明确全省标准化改革创新发展的时间表、路线图。2023年9月,首个由省政府印发《省地方标准管理办法》,探索建立地方标准采信团体标准机制。首个由省政府对“标准创新贡献奖”进行表彰奖励,并列入我省高层次人才认定。2024年提出标准强省建设,印发《关于深入推进标准强省建设行动方案(2024—2025年)》,调整优化省标准化战略领导小组,升格为省长任组长。
03地方标准制定凸显一个“严”字
按照《市场监管总局办公厅关于规范地方标准制定和应用促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的通知》《农业农村标准化管理办法》等,对现行有效地方标准进行全面清查,2024年废止地方标准99项,下达修订地方标准23项。建立地方标准公平竞争审查机制,禁止利用地方标准实施妨碍商品、服务自由流通等排除、限制市场竞争的行为。着力优化地方标准体系,2024年我省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业、节能环保两个领域地方标准占比分别提升2%和1%,其中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业高于全国平均水平5%。把好市级地方标准“立项关”“指导关”“备案关”,提升基层人员业务水平,推动建立与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相适应的地方标准体系。
04标准制度型开放紧扣一个“活”字
推动设立“张晓刚工作室”,深化长江经济带、中部六省、长江中游、广西(东盟)等区域协作机制,发布《农村黑臭水体治理技术规范》等3项区域标准,推动区域标准互信互认。2024年,开展“标准领航·世界同行”等国际标准化活动6场,参与研制《中医药-栀子》等国际标准5项。深化与英国标准协会等国际标准化机构合作,依托东盟国家标准化合作交流中心,探索开展与东盟国家间标准化合作,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推动标准海外应用。
下一步,省市场监管局会同省有关部门紧紧围绕试点任务,深化地方标准管理制度改革,以“改革、夯基、提升”为方针,广度覆盖、纵向延伸、持续巩固标准化改革成果。推动实现省、市地方标准制定流程重建、标准体系重构、制度体系重塑,探索验证改革新措施、新机制、新模式,全面推进标准强省建设,为全国地方标准管理制度改革贡献江西经验。
来源: 江西省人民政府
本网站摘录或转载的第三方信息,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内容仅供参考,若不慎涉及侵权,请在相关内容刊发之日起30日内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删除处理。
联系电话:010-68844089
邮箱:84700116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