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景天苷是一种从红景天属植物中提取的天然活性成分,具有显著的抗缺氧、抗疲劳、抗衰老、抗肿瘤等多种药理活性。随着人们对健康生活的日益关注,红景天苷在医药、保健品、化妆品等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市场需求持续增长。
近日,由中国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促进会标准化工作委员会(以下简称“国促会标委会”)联合通标中研标准化技术研究院共同组织的《微生物合成制红景天苷技术要求》团体标准研讨会成功召开。
会议由国促会标委会标准部杨易霖主持,标准起草组副组长、标准部副主任吴斌,标准部许鑫鹏出席会议。浙江普利药业有限公司、天津利安隆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天津科技大学、大连理工大学、武汉大学、山东恒鲁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天津凯莱英制药有限公司、石家庄藏诺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伊犁川宁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华东理工大学、通标中研标准化技术研究院等单位代表及相关行业专家参加本次研讨会。
会上,许鑫鹏就国促会成立以来的发展情况以及工作内容进行详细介绍,杨易霖对《微生物合成制红景天苷技术要求》标准的立项背景、编制情况、编制原则与框架、标准工作计划进行汇报说明,深入分析微生物合成制红景天苷的技术原理、工艺流程等,旨在为其生产提供统一的技术规范和操作指南,确保不同企业、不同实验室在生产过程中的一致性和可比性。
在标准讨论环节,行业专家和参编单位代表围绕《微生物合成制红景天苷技术要求》团体标准的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和定义、一般规定、生产工艺等内容进行积极研讨,明确微生物合成制红景天苷的技术要求,包括菌种选择、发酵条件、产物提取与纯化等关键环节,全面提升红景天苷产品的纯度和活性,以便更好地满足医药、保健品等领域对高质量原料的市场需求。
会议最后,吴斌副主任对本次会议进行总结发言。他表示,近年来,国家对中药现代化和生物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出了明确要求,鼓励企业通过技术创新推动绿色制造和可持续发展,这为微生物合成制红景天苷的产业化发展提供了政策依据和方向指引。对此,国促会标委会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在前期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立项编制《微生物合成制红景天苷技术要求》这项标准,也是希望通过严格的技术要求和质量标准,为行业提供统一的技术语言和行为准则,规范企业生产过程,提高微生物合成制红景天苷产品的质量水平。同时,该标准的制定也有助于推动行业技术进步和创新,提升整个行业的市场竞争力。
目前,国内外在微生物合成制红景天苷方面已经取得了显著成果。许多研究团队通过基因克隆、遗传转化等手段,成功构建了能够高效合成红景天苷的微生物菌株。但由于缺乏统一的技术标准和生产规范,微生物合成制红景天苷技术的推广和应用受到了一定限制。因此,编制该标准,是推动微生物合成制红景天苷产业健康发展的重要举措,不仅能够加快红景天苷微生物合成技术的产业化进程,使其更好地应用到实际生产中,还能加强业内企业对其生产过程的管理,引领行业向更高水平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