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会动态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工作动态

国办发文完善中药标准体系,国促会标委会提出五大战略抓手

2025-03-26

国务院办公厅日前印发《关于提升中药质量促进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提出,要完善中药标准体系,持续实施中药标准化行动,加快中药数字化标准推广。


自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将中医药发展纳入国家战略布局。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要遵循中医药发展规律,传承精华、守正创新,加快推进中医药现代化、产业化。”这一重要论述为新时代中医药发展指明了方向。除本次发布的《意见》外,党中央、国务院此前已出台多项专项政策,包括《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关于加快中医药特色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十四五"中医药发展规划》《中医药振兴发展重大工程实施方案》等,形成了系统完整的政策体系,为中医药标准化建设提供了坚实的制度保障。

在政策引导下,我国中医药标准化进程取得显著成效,标准化体系对中医药高质量发展的技术支撑作用日益凸显。数据显示,我国已有中医药各类标准3000余项,覆盖中药材种植、医疗服务、质量检测等关键环节,适合我国中医药发展的标准体系框架已基本建立。随着中医药现代化进程加速,行业对标准化的需求呈现三大新特征:一是临床疗效评价体系亟待数字化重构;二是中药质量控制需要建立全流程追溯机制;三是国际标准化竞争倒逼国内标准体系升级。在此背景下,构建覆盖全产业链的标准化体系已成为突破行业发展瓶颈的关键路径。

基于对政策导向与行业需求的综合研判,国促会标委会提出五大战略抓手:

TOP 01

加强中医药产业技术标准的研究与制定

依据中医药发展战略及产业现状,制定全面、科学的标准化规划,明确中医药标准体系的总体框架、发展目标与重点领域。重点可围绕中药材种植养殖、中药饮片炮制、中成药生产、中医诊疗服务、中医药信息等关键环节,加快制定和完善相关标准,如国促会标委会与多家业内企业、高等院校正在立项编制的《人工智能中医把脉机器人》《中医诊疗数字化平台建设要求》《药食同源原材料有效成分提纯技术规程》《老年群体药食同源产品通用评价方法》等团体标准,通过统一的技术规范,提高中医药产业的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助力其实现规模化、规范化、集约化发展。

TOP 02

提升中医药产业标准质量水平

坚持需求导向和质量优先原则,凸显高标准促进高质量。根据中医药市场对标准的实际需求,指导中医药企业制定规划,开展重点领域标准制修订工作。同时鼓励行业专家、科研机构、先进企业开展中医药标准化研究,以科研成果和实践经验为基础,提高标准的技术含量和科学性。如通过临床试验和研究,确定中医诊疗方案和中药方剂的最佳应用范围及疗效评价指标,构建完整的中医药标准评估工作体系和技术体系,确保标准的高质量和有效供给。

TOP 03

发挥龙头企业在标准化建设中的引领作用

高标准带来高质量,标准化是中医药领域创新的重要引擎。在技术突破领域,发挥龙头企业引领效应,扶持一批实力强、潜力大、市场广、辐射带动能力强的龙头企业完善各环节标准化体系,为行业发展提供借鉴与参考。同时,结合地方特色和产业发展,发掘特色鲜明的中药材产品,与行业专家、优秀企业规范中药材生产管理模式,形成中药材标准化产业链,抢先制定中药材标准,提升产品品牌价值和市场竞争力。

TOP 04

推动中医药产业标准的实施与应用

通过举办研讨会、标准推广、政策宣贯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和解读中医药标准,提高产业从业人员对标准的认知和理解程度,促进标准的有效实施。除此之外,与当地相关政府、主管部门、企业、高等院校、医疗机构等合作,搭建中医药标准推广应用平台,推动标准在中医药产业链各环节的实际应用。

TOP 05

强化人才队伍建设

制定中医药标准化人才培养计划,开展不同层次的标准化人才培训,包括管理人才、科研人才、应用人才、教育人才以及国际标准化人才等,提高人才队伍的专业素质。通过学习和掌握标准化知识和技能,从业者可以更好地适应行业发展需求,提升个人职业竞争力。与此同时,还能促进标准化人才在企业中的应用,制定符合企业自身发展的中医药特色标准,提升企业标准化水平。

中医药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本次《意见》的印发,是近年来首次专门就中药质量和中医药产业作出的系统部署,体现了国家对中医药产业的空前重视。如今,中医药产业在政策支持、技术创新、市场需求的共同推动下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面对全球健康挑战和产业竞争压力,中医药行业迫切需要制定标准化体系来规范产业发展,提高行业整体质量和企业竞争力。

标准化不仅是中医药事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推动中医药现代化和产业化的关键举措。接下来,国促会标委会将携手更多优秀企业、科研机构建立健全中医药领域标准体系,完善中药质量提升和产业高质量发展,为中医药文化传承与创新发展提供标准支撑,为健康中国建设贡献标准力量。


  • 版权所有:中国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促进会标准化工作委员会  
  • 政策指导:商务部、民政部、市场监管总局、国标委、发展改革委、工信部、国资委、中国科协
  • 主办单位:中国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促进会标准化工作委员会      备案号:京ICP备20023187号-3
  • 运营单位:通标中研标准化技术研究院(北京)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腾云建站仅向商家提供技术服务
  • 地址:北京市石景山区杨庄路110号院5号楼10层1003室      电话:010-68844089  
  •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汉威国际广场三区5号楼西塔11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