刻痕球囊扩张导管是一种新型的血管介入医疗器械,通过在球囊外表面设置特殊的刻痕组件,在扩张血管时对斑块进行有效修饰,可用于轻中度钙化等高阻力病变的治疗。其独特的设计能引导斑块撕裂多发生在血管长轴方向,减少限流性夹层形成,提高血管扩张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近日,由中国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促进会标准化工作委员会(以下简称“国促会标委会”)联合通标中研标准化技术研究院共同组织的《刻痕球囊扩张导管技术规范》团体标准研讨会成功召开。

会议由国促会标委会标准部陈致杭主持,标准起草组副组长、标准部副主任王志豪,标准部李敏出席会议。深圳业聚实业有限公司、四川省药品检验研究院、浙医二院经血管植入器械研究院、赛诺医疗科学技术股份有限公司、鼎科医疗技术有限公司、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生工院、深圳脉动医学技术有限公司、首都医科大学安贞医院、解放军总医院、南京欣科医疗、驻马店市第一人民医院、通标中研标准化技术研究院等单位代表及相关行业专家参加本次研讨会。
会上,李敏就国促会成立以来的发展情况以及工作内容进行详细介绍,陈致杭对《刻痕球囊扩张导管技术规范》团体标准的立项背景、编制情况、编制原则与框架、标准工作计划进行汇报说明,重点对刻痕球囊扩张导管的设计、制造、测试、应用等方面展开深入讨论,旨在为企业生产和质量控制提供明确的技术依据,提升产品安全性与有效性。
在标准讨论环节,行业专家和参编单位代表围绕《刻痕球囊扩张导管技术规范》团体标准的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和定义、技术要求、检测方法、检验规则等内容进行积极研讨,明确规定刻痕组件的尺寸、公差和工程图纸等技术参数,确保产品的质量和性能一致性,从而推动刻痕球囊扩张导管行业健康发展。
会议最后,王志豪副主任对本次会议进行总结发言。他表示,随着医疗技术不断进步,刻痕球囊扩张导管在心血管疾病等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但目前行业内缺乏统一的技术规范,通过建立完整的《刻痕球囊扩张导管技术规范》团体标准,有助于推动刻痕球囊扩张导管的进一步发展,同时,还能推动行业可持续发展和创新进步,为行业标准化能力提升提供标准依据和技术支撑。
刻痕球囊扩张导管的技术性能直接关系到临床治疗效果和患者安全。相信在行业各方的共同努力下,该团体标准的早日发布实施,将为提高产品质量、推动技术创新与应用、保障患者安全发挥重要作用,促进刻痕球囊扩张导管在医疗领域的广泛应用,助力我国医疗器械行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