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用气管插管是临床急救和麻醉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医疗器械,其质量和性能直接关系到患者的生命安全。因此,制定统一的通用技术要求标准,对于规范医用气管插管的生产、使用和监管具有重要意义。
近日,由中国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促进会标准化工作委员会(以下简称“国促会标委会”)联合通标中研标准化技术研究院共同组织的《医用气管插管通用技术要求》团体标准审查会成功召开。

会议由国促会标委会标准部鲁家辉主持,标委会标准起草组副组长、标准部副主任黄曦惠出席会议。浙江曙光科技有限公司、长东集团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河南省健琪医疗器械有限公司、通标中研标准化技术研究院等单位代表及相关行业专家参加本次审查会。

会上,鲁家辉就国促会成立以来的发展情况及工作内容进行详细介绍,对《医用气管插管通用技术要求》团体标准的立项背景、编制情况、编制原则与框架、主要技术内容等向专家组和参编单位进行汇报说明,涵盖产品的材料、结构、性能、安全性、有效性等方面,旨在统一气管插管的质量基准,确保每一根气管插管都能符合基本的安全和性能要求。
在标准讨论环节,行业专家和参编单位代表围绕《医用气管插管通用技术要求》团体标准的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和定义、规格与型号、设计与结构要求等内容进行全面审查,一致认为该标准以行业现有相关技术指标和要求为基础,以综合性、系统性为原则,通过制定通用技术要求标准,可以规范气管插管的生产和使用,确保其质量和性能满足临床需求,从而降低因气管插管问题导致的医疗事故风险,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专家组表示,标准化的气管插管有助于医护人员更快速、准确地选择合适的插管型号和操作方法,提高插管成功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同时,还能使气管插管的性能评估更加客观、公正,有助于医疗机构和患者做出更加明智的选择。
会议最后,黄曦惠副主任对本次会议进行总结发言。她表示,气管插管是急救和重症监护中维持患者呼吸道通畅、确保氧气供应的关键手段。随着新材料和新技术的不断涌现,气管插管的产品结构和性能也在不断改进,临床上对气管插管的质量和性能要求也在不断提高。编制该标准,一方面可以明确气管插管产品的市场准入门槛,淘汰不符合标准的产品,防止低质、劣质产品流入市场。另一方面统一的技术要求也便于医疗机构进行质量管理和持续改进,提升整体医疗质量。
《医用气管插管通用技术要求》团体标准的编制发布,可以说是保障患者安全、规范行业秩序、推动技术创新的必要举措。其意义不仅在于提升产品质量,更在于构建安全、高效、可持续的医疗器械生态体系,还有助于实现“患者受益、行业升级、监管高效”的多方共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