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温等离子体冷杀菌技术是一种新型的食品杀菌保鲜技术,它利用低温等离子体对食品进行杀菌处理,无需加入任何化学物质,不会对食品产生污染,同时能够有效延长食品的保鲜期并降解农药残留。如今,随着消费者对食品安全和品质要求的不断提高,该技术在食品及冷链物流领域的应用前景日益广阔。
近日,由中国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促进会标准化工作委员会(以下简称“国促会标委会”)联合通标中研标准化技术研究院共同组织的《食品及冷链物流低温等离子体冷杀菌技术规范》团体标准启动会顺利召开。
会议由国促会标委会标准部程胜楠主持,标委会标准起草组副组长、标准部副主任陈致杭,标准部吴斌出席会议。南京农业大学、苏州屹润食品科技有限公司、天津商业大学、南昌大学、复旦大学、贵州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北京离资科技有限公司、通标中研标准化技术研究院等单位代表及相关行业专家参加本次启动会。
会上,吴斌就国促会成立以来的发展情况以及工作内容进行详细介绍,程胜楠对《食品及冷链物流低温等离子体冷杀菌技术规范》团体标准的立项背景、编制情况、编制原则与框架、标准工作计划进行汇报说明,得到了参会代表的一致认可。
在标准讨论环节,行业专家和参编单位代表围绕《食品及冷链物流低温等离子体冷杀菌技术规范》团体标准的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和定义、基本要求、设备要求等内容进行积极研讨,通过明确技术要求、操作流程和检验方法,为行业提供统一的技术规范,旨在确保标准应用的科学性和有效性,从而保障食品安全,提升食品安全品质以及消费者对食品及冷链物流行业的信任度。
会议最后,陈致杭副主任对本次会议进行总结发言。他表示,低温等离子体技术则能够最大限度地保持食品原有的营养及感官特性,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通过建立完整的《食品及冷链物流低温等离子体冷杀菌技术规范》团体标准,一方面有助于提升技术装备创新水平,加强冷链物流技术基础研究和装备研发。另一方面通过聚焦冷链物流相关领域关键和共性技术问题,开展技术攻关,夯实冷链物流发展基础,为行业标准化能力提升提供标准依据和技术支撑。
当前,居民生活水平持续提高,消费观念正由“量”的满足向“质”的追求转变。为提高我国食品安全性和品质,推动食品及冷链物流行业健康发展,国促会标委会携手各位专家、企业代表立项编制该标准,为行业提供明确的技术指导,将推动低温等离子体冷杀菌技术在食品及冷链物流领域的规范化、标准化应用。同时,该标准的实施还将有助于提升行业的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促进食品及冷链物流行业可持续创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