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中国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促进会标准化工作委员会(以下简称“国促会标委会”)联合通标中研标准化技术研究院共同组织的《基于隐私保护的数字身份认证技术要求》团体标准启动会顺利召开。会议由国促会标委会标准部李海龙主持,相关参编单位代表及行业专家参会,标准起草组副组长、标准部副主任陈致杭出席会议,该标准由广州大学牵头起草,业内十余家企业参会共同参与标准讨论。

会上,李海龙就国促会成立以来的发展情况以及工作内容进行详细介绍,对《基于隐私保护的数字身份认证技术要求》团体标准的立项背景、编制情况、编制原则与框架、标准工作计划进行汇报说明。行业专家和参编单位代表围绕该团体标准的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和定义、缩略语、总体架构、技术要求等内容进行积极研讨,明确隐私保护技术要求,同时,规范密码学算法、分布式账本等核心技术的应用场景与性能指标,旨在避免因技术路线差异导致的系统碎片化,推动隐私保护与身份认证的深度融合,为数字经济发展提供安全可信的底层支撑。会议内容得到参会代表一致通过。
会议最后,陈致杭副主任对本次会议进行总结发言。他表示,随着数字化浪潮席卷全球,数字身份认证已成为连接个人、企业与数字世界的核心纽带。但由于近年来个人信息泄露、身份盗用等安全事件频发,隐私保护与数据安全成为公众与产业共同关注的焦点。本项团体标准编制工作的启动,不仅是技术层面的规范,更是对用户权益、产业创新、社会治理的全方位赋能,对推动隐私保护技术规范化发展、保障个人数据安全及促进数字经济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通过统一技术规范、强化隐私保护,标准将为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筑牢安全底座,确保不同平台间身份数据的可信流转,降低用户对数据滥用的担忧,提升用户对网络空间的信任度,助力我国在全球数字身份治理中占据领先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