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1日,由中国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促进会标准化工作委员会(以下简称“国促会标委会”)联合通标中研标准化技术研究院共同组织的《青光眼微支架引流系统技术规范》团体标准审查会成功召开。会议由国促会标委会标准部陈致杭主持,相关参编单位代表、行业专家参会,标准起草组副组长、标准部副主任李海龙及标准部李敏出席会议。

参会单位:
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兰州大学第二医院、石家庄市第一眼科医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浙江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苏州朗目医疗科技有限公司、上海阿法美科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明澈生物科技(苏州)有限公司、北京华视诺维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微创视神医疗科技(上海)有限公司、通标中研标准化技术研究院等。
会上,李敏就国促会成立以来的发展情况以及工作内容进行详细介绍,陈致杭对《青光眼微支架引流系统技术规范》团体标准的立项背景、编制情况、编制原则与框架、标准工作计划进行汇报说明,明确手术适应症、禁忌症及操作流程,并对支架的生物相容性、机械强度及降解周期提出具体要求,提升材料与设备质量,从而更好地保障患者安全。行业专家和参编单位代表围绕该团体标准的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和定义、技术要求、试验方法等内容进行全面审查,一致认为该标准以行业现有相关技术指标和要求为基础,以综合性、系统性为原则,为临床研究提供了统一的标准,可确保不同厂家生产的微支架引流系统在关键性能上达到一致,避免因技术差异导致的质量问题,推动国产医疗器械高质量发展。
会议最后,李海龙副主任对本次会议进行总结发言。他表示,青光眼微支架引流系统不仅为青光眼治疗提供了新的手段和选择,同时相较于传统手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优势,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治疗依从性。本次审查的该标准,涵盖患者安全、产业升级、临床指导等多个维度,通过标准化手段有助于实现技术可控、产品可靠、疗效可预期。未来随着该标准的深入实施,我国青光眼治疗将形成“技术规范-产品创新-临床应用-医保覆盖”的完整生态链,使更多患者受益于先进的医疗技术,推动我国青光眼治疗水平快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