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水产养殖集约化、规模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传统养殖模式带来的水质恶化、病害频发等问题日益凸显,微生物菌剂因其绿色、高效、环保的特性,逐渐成为改善养殖环境、促进水生生物健康生长的重要手段。但由于缺乏统一标准,市场上微生物菌剂产品质量参差不齐,不仅影响了养殖户的使用效果,也制约了行业的健康发展。因此,制定科学、规范、统一的团体标准,对于规范市场秩序、提升产品质量、保障水产养殖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浙江惠嘉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凭借其深厚的技术积累和丰富的行业经验,积极投身于《水产养殖用微生物菌剂》团体标准(T/CIET076-2023)的研究编制工作。结合自身研发成果与行业实际需求,惠嘉股份组织专业团队深入研究,为标准制定提供了大量详实的数据和技术支持。自2023年标准发布实施后,惠嘉股份更是以身作则,全面贯彻技术指标要求,将标准融入研发、生产、质检等各个环节,确保产品质量稳定可靠,有力推动了标准在行业内的落地应用,为水产养殖行业规范化、标准化发展贡献了积极力量。
《水产养殖用微生物菌剂》团体标准旨在规范水产养殖领域微生物菌剂的生产、使用及管理,推动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该标准明确了水产养殖用微生物菌剂的术语定义、技术要求、检验方法、包装标识及贮存运输规范,适用于生产与销售企业的全程管理,有助于确保菌剂在有效期内保持生物活性,防止因菌种退化或污染导致使用效果失效。
该标准的制定,既是顺应我国水产养殖业绿色高质量发展迫切需求的关键举措,同时也规范了菌剂生产全流程技术指标,为生产企业、监管部门及养殖用户提供了可操作的技术依据,能够更好地助力惠嘉股份等生产研发企业提升产品效能,推动养殖端减少使用抗生素,促进绿色养殖规模化发展,为产业可持续升级提供技术支撑。
惠嘉股份依据标准中“菌种安全性”“有效活菌数”“杂菌率”等核心指标,对现有生产线进行技术改造。
设备升级:引入全自动液体发酵系统及智能化柔性生产线,实现菌剂培养参数的实时监控与精准调控,确保活菌数达标。
工艺创新:采用分子融合工艺,优化菌剂载体材料的稳定性。
建立全链条质检体系,覆盖原料采购至成品出厂。
检测能力强化:配置高效液相色谱、紫外分光光度计等设备,对菌剂中功能性成分进行定量分析,确保符合标准中的规定。
溯源系统建设:通过区块链技术实现原料信息、生产批次、检验数据的全程可追溯,满足标准对“包装标识完整性”及“质量保质期管理”的要求。
在经济效益方面,惠嘉股份微生物菌剂月产能从800吨增至1200吨,2024年销售额突破5000万元,单位生产成本降低20%。
社会效益上,菌剂应用推动养殖水体富营养化发生率下降45%,减少抗生素使用30%。
针对养殖户需求推出的丁酸梭菌、地衣芽孢杆菌等制剂使鱼虾肠炎发病率降低,饲料转化率提升,养殖周期缩短,稳定水体pH值,助力虾类存活率提高,并带动华南区域规模化养殖场病害发生率下降。
在技术创新方面,惠嘉股份成果斐然。其中,“水体氨氮降解专用益生菌”及“生物发酵法生产的高效新型丁酸盐”等凭借其独特的降解机制和发酵工艺,相关技术指标达到行业领先水平,不仅在实际应用中展现出了卓越性能,更是成为了业内标杆,为推动行业技术进步发挥了示范引领作用。
惠嘉股份自2003年成立以来,一直专注于微生物和合成生物技术进行产品的研发与推广,为动物健康、作物保护和功能性食品等领域提供高效科学的解决方案。
未来随着《水产养殖用微生物菌剂》团体标准的深入实施与广泛应用,水产养殖行业必将迎来更加规范、有序的发展格局。同时也期待惠嘉股份继续发挥标杆引领作用,以技术创新为驱动,不断优化产品与服务,携手行业同仁共同探索绿色养殖新路径,为保障水产品安全、促进产业升级及生态环境保护注入持久动力,助力我国水产养殖业迈向高质量发展新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