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8日,由中国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促进会标准化工作委员会(以下简称“国促会标委会”)联合通标中研标准化技术研究院共同组织的《基于3D打印的微针技术要求》团体标准审查会成功召开。会议由国促会标委会标准部许鑫鹏主持,相关参编单位代表及行业专家参会,标准起草组副组长、标准部副主任杨易霖出席会议,该标准由陕西云谷众惠生物医药有限公司牵头起草,业内十余家企业、医疗机构共同参与标准讨论。

会上,许鑫鹏就国促会成立以来的发展情况以及工作内容进行详细介绍,对《基于3D打印的微针技术要求》团体标准的立项背景、编制情况、编制原则与框架、标准工作计划进行汇报说明,通过明确评价方法与测试标准,减少批次差异,提升产品一致性,为研发机构、生产企业及监管部门提供通用技术框架,减少技术壁垒与沟通成本,加速技术从实验室到市场的落地应用。行业专家和参编单位代表围绕该团体标准的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和定义、技术要求、试验方法等内容进行全面审查,一致认为该标准以行业现有相关技术指标和要求为基础,以综合性、系统性为原则,设定了严格的质量与安全要求,包括微针的机械强度、刺入性、药物释放速率及稳定性等核心指标,有助于将技术经验转化为可复制、可验证的标准化流程,减少“试错成本”,推动技术向高精度、高可靠性方向发展。
会议最后,杨易霖副主任对本次会议进行总结发言。他表示,微针技术作为生物医药与医疗器械领域的颠覆性创新,其政策支持体系的构建与国家战略导向紧密相关。自2016年《"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提出"发展新型生物医药技术"以来,微针技术因其在精准医疗、无痛给药等领域的独特优势,被纳入《"十四五"生物经济发展规划》重点支持方向。该项标准的编制,不仅是对技术本身的规范,更是对产业生态的重塑。通过量化技术指标、优化生产流程、保障质量安全,为微针技术从实验室走向临床、从定制化走向规模化提供了关键支撑,有利于加快3D打印微针技术发展,为患者提供更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