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2日,由中国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促进会标准化工作委员会(以下简称“国促会标委会”)联合通标中研标准化技术研究院共同组织的《干细胞移植临床应用技术规范》《干细胞移植质量控制与评估技术规范》两项团体标准审查会成功召开。会议由国促会标委会标准部王志豪主持,相关参编单位代表及行业专家参会,标准起草组副组长、标准部副主任杨易霖及标准部孙继祥出席会议,山东大学、天津大学总医院等近十家医疗机构、科研院所、高校共同参与标准讨论。

会上,孙继祥就国促会成立以来的发展情况以及工作内容进行详细介绍,和王志豪分别对《干细胞移植临床应用技术规范》《干细胞移植质量控制与评估技术规范》两项团体标准的立项背景、编制情况、编制原则与框架、标准工作计划进行汇报说明,旨在为干细胞移植的临床实践提供明确的操作指南,确保治疗安全性和有效性;聚焦干细胞移植的质量把控,从原材料获取、加工、存储到临床应用的全过程,确保每批细胞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行业专家和参编单位代表围绕两项团体标准的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和定义、缩略语、基本要求、供者与受者管理、干细胞移植质量控制要求等内容进行全面审查,一致认为该标准以行业现有相关技术指标和要求为基础,以综合性、系统性为原则,规范干细胞移植的临床应用和质量控制,对于保障患者安全、提高治疗效果、推动干细胞技术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编制此两项团体标准不仅是行业发展的内在需求,也是提升我国干细胞治疗领域竞争力的关键举措,有助于提升我国干细胞治疗的整体水平,保障患者权益,促进干细胞产业高质量发展。

会议最后,杨易霖副主任对本次会议进行总结发言。他表示,当前干细胞治疗领域发展迅速,但由于缺乏统一标准,不同机构在技术路线、质量控制和管理规范上存在较大差异,不仅影响了治疗效果的可重复性和安全性,也制约着行业健康发展。国促会标委会立项编制《干细胞移植临床应用技术规范》等两项团体标准,旨在明确干细胞产品的基本特性要求、制备工艺标准、质量控制指标和临床使用规范,确保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同时有助于整合行业资源,为监管部门提供技术参考,推动干细胞技术从实验室研究向规范化临床应用转化。相信在各方共同努力下,将推动我国干细胞治疗领域朝着更加规范、科学、安全的方向发展,为全球干细胞治疗技术的进步贡献中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