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6日,由中国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促进会标准化工作委员会(以下简称“国促会标委会”)联合通标中研标准化技术研究院共同组织的《遥控核化侦察机器人》《核化侦检无人机》《放射性侦检机器人》三项团体标准启动会顺利召开。会议由国促会标委会标准部吴斌主持,相关参编单位代表、行业专家参会,标准起草组副组长、标准部副主任李敏及标准部张艺博出席会议,标准由重庆建安仪器有限责任公司等牵头起草,业内二十余家企业、科研机构共同参与标准讨论。

会上,张艺博就国促会成立以来的发展情况以及工作内容进行详细介绍;吴斌对《遥控核化侦察机器人》《核化侦检无人机》《放射性侦检机器人》三项团体标准的立项背景、编制情况、编制原则与框架、标准工作计划进行汇报说明。行业专家和参编单位代表围绕三项团体标准的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和定义、分类与组成、性能要求、技术要求、试验方法等内容进行积极研讨,明确规定遥控核化侦察机器人机械臂的自由度、负载能力、运动精度,以及在复杂地形下的越障能力、爬坡能力等;规范核化侦检无人机的飞行性能、侦检技术、数据传输与处理、安全保障等方面;围绕放射性侦检机器人电子元件的抗辐射能力要求、放射性检测仪器的校准和标定方法、机器人在不同辐射强度环境下的作业时长限制等内容进行讨论。旨为遥控核化侦察机器人、核化侦检无人机和放射性侦检机器人的研发、生产、检测和使用提供明确的技术依据,提升我国在核化侦察领域的整体实力。会议内容得到参会代表一致通过。

会议最后,李敏副主任对本次会议进行总结发言。她表示,在核工业生产、核设施运维、突发核化事故处置及反恐防扩散等场景中,核辐射与有毒化学物质的存在,对人员生命安全构成了极高威胁。遥控核化侦察机器人、核化侦检无人机和放射性侦检机器人等特种设备凭借“无人化作业 + 精准探测”的核心优势,成为破解核化危险环境侦察难题的关键装备,其技术发展与应用推广对保障人员安全、提升应急处置能力具有不可替代的战略意义。通过制定统一的技术标准,有助于提升设备的可靠性和有效性,增强应急响应能力,更好地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随着三项标准的发布和实施,将为核与化学安全领域的应急救援、监测防护等工作提供更可靠的保障,推动特种设备产业升级,助力构建更加完善的核化安全防控体系,切实筑牢国家安全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