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日,由中国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促进会标准化工作委员会(以下简称“国促会标委会”)联合通标中研标准化技术研究院共同组织的《富氢碳循环氧气高炉低碳冶炼技术规范》团体标准审查会成功召开。会议由国促会标委会标准部迪丽娜尔·艾尔肯主持,本次会议邀请北京科技大学绿色低碳钢铁冶金全国重点实验室副教授王广、中国恩菲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徐建炎及相关参编单位代表参会,标准起草组副组长、标准部副主任李宏瑶出席会议,业内近十家企业、高校共同参与标准讨论。

会上,迪丽娜尔·艾尔肯就国促会自成立以来的发展情况以及工作内容进行详细介绍,对《富氢碳循环氧气高炉低碳冶炼技术规范》团体标准的立项背景、编制情况、编制原则与框架、标准工作计划等进行汇报说明,规范高炉操作参数、富氢气体注入量、碳循环效率等关键指标,旨在为钢铁企业提供统一的技术规范和操作指南,规范低碳冶炼技术的应用,提高技术应用效果,提升钢铁生产的整体效率和质量。行业专家和参编单位代表围绕该团体标准的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和定义、冶炼工艺要求、技术要求、富氢碳循环氧气高炉(HyCROF)减碳计算等内容进行全面审查,一致认为该标准以行业现有相关技术指标和要求为基础,以综合性、系统性为原则,规范富氢碳循环氧气高炉低碳冶炼从原料准备、鼓风参数、炉内反应控制到后续产物处理等一系列工艺流程的具体要求,旨在确保企业在技术应用过程中严格遵守安全和环保要求,减少生产事故和环境污染,促使行业朝着更高效、更低碳的方向升级技术,助力钢铁产业实现绿色转型与可持续发展。

会议最后,李宏瑶副主任对本次会议进行总结发言。她表示,随着全球对气候变化和碳排放问题的日益关注,钢铁行业作为碳排放大户,面临着巨大的减排压力。富氢碳循环氧气高炉低碳冶炼技术作为一种创新的低碳冶炼技术,通过在高炉中引入富氢气体和优化碳循环,能显著降低二氧化碳排放,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随着该标准的发布和实施,将为钢铁企业提供明确的技术指导,推动富氢碳循环氧气高炉冶炼技术的广泛应用,提升钢铁企业的技术水平和市场竞争力,引导企业在生产过程中注重资源利用效率和环境保护,推动钢铁行业绿色转型,助力实现国家“双碳”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