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4日,由中国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促进会标准化工作委员会(以下简称“国促会标委会”)联合通标中研标准化技术研究院共同组织的《深海采矿非金属非粘结柔性立管设计与加工工艺规范》《深海采矿非金属非粘结柔性立管内衬层磨损检测技术规范》两项团体标准启动会顺利召开。会议由国促会标委会标准部祝焕新主持,相关参编单位代表、行业专家参会,标准起草组副组长、标准部副主任孙晓楠及标准部董科研出席会议,该标准由中国石油大学牵头起草,业内多家高校、企业共同参与标准讨论。

会上,董科研就国促会自成立以来的发展情况以及工作内容进行详细介绍,与祝焕新分别对《深海采矿非金属非粘结柔性立管设计与加工工艺规范》《深海采矿非金属非粘结柔性立管内衬层磨损检测技术规范》两项团体标准的立项背景、编制情况、编制原则与框架、标准工作计划进行汇报说明。行业专家和参编单位代表围绕两项团体标准的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和定义、设计要求、技术要求等内容进行积极研讨,明确材料性能指标、加工工艺参数及检测方法,旨在确保深海采矿非金属非粘结柔性立管在深海极端环境下的结构稳定性,防止因磨损过度导致立管失效,提升装备使用寿命,使其能够更好地符合行业高质量产品要求,推动深海矿产资源开发装备标准化、国产化进程。会议内容得到参会代表一致通过。
会议最后,孙晓楠副主任对本次会议进行总结发言。她表示,这两项标准的编制是贯彻落实《“十四五”海洋经济发展规划》国家深海开发战略的重要举措,不仅关乎技术突破,更承载着保障国家资源安全与海洋权益的战略使命。前者依托非金属材料特性,规范立管设计加工,解决传统装备适配难题;后者聚焦内衬层检测,以精准技术保障立管安全、延长寿命,填补运维标准空白。在深海采矿标准体系构建阶段,既能够满足企业需求,同时也能从装备制造到安全管控形成闭环,为产业规范化发展、保障深海资源开发安全奠定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