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库视角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智库视角

ESG评价指标体系与国内外银行业评价实践

2023-06-09

       随着ESG投资理念在全球的兴起,不少国际评级机构先后发布了系统全面的ESG评价体系。全球ESG评级机构数量超过600家,其中明晟、晨星、标普等国际评级机构的ESG评价影响较大,而且评级机构也由快速发展期向行业兼并整合期过渡。

截屏2023-06-09 16.26.17.png

一、ESG指标体系及其评级

指标体系的设置,首先需要考虑数据的可得性(这是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如果得不到想要的数据,再好的设想也难以实现)、数据获取成本、数据的代表性、数据的权威性和可重复性、评级框架等因素。

ESG评级指标体系一般至少设置三个指标层级或维度,一级指标设为三个维度,包括环境、社会与公司治理;二级指标数量不等,一般为10-30个,通常包括温室气体排放、污染物、能源资源使用、生物多样性等环境议题,员工发展、劳动保障、供应链管理等社会议题和公司治理、风险管理等治理议题;三级指标数量在数十个到数百个不等。

在评级指标处理过程中,评级机构通常会进行数据集成、数据清理和数据变换等预处理常规操作。数据集成是将来自不同来源的ESG数据根据一定规则进行集成,评级机构也可能要将企业的财务数据与ESG数据进行集成辅以分析;数据清理通常包括异常值处理、缺失值处理等内容,目的在于检查数据准确性与一致性,以保证数据的质量和可靠;数据变换是根据评级机构的需求将数据转化为适用形式,常见做法包括初值化变换、百分比变换、均值化变换、倍数变换、归一化变换等。

从评价主体、业务需求、投资者诉求等因素出发,金融机构ESG评价指标框架和评价流程各有不同。受经济社会发展阶段、风控和客户诉求、数据信息披露等因素影响,尚缺乏较为统一权威的国际ESG评价标准作为ESG评价方法学的制定指引。以下选择国际上影响最大的三个国际评级机构的评价对象、指标框架、评价流程及应用场景,简要汇总于下表。


表 1 主流国际ESG评价方法学梳理


评级机构

评价对象

指标框架

评价流程

应用场景

MSCI

上市公司、共同基金、ETF

含自然资本、人力资本等10项主题及碳排放、水资源、董事会、薪酬等37项关键指标

搜集企业ESG数据;确定各行业适用的关键评价指标及其权重;对关键指标进行打分;加权平均得到E、S、G分项得分和ESG综合得分;对综合得分按行业进行调整得到相对ESG得分;据此进行ESG评级。

企业ESG表现和风险分析、建立ESG投资组合

晨星

上市公司、基金公司、投资组合

含ESG风险评级、公司治理、碳排放风险评级。

计算企业ESG风险;判断风险是否可控;分析企业可控ESG风险中哪些已通过管理规避;哪些是未管理的风险;计算风险管理缺口和不可控风险总和,得到ESG评级

企业ESG表现和风险分析、基金公司ESG投资策略应用。

标普

上市公司

据行业特性在E、S、G下设行业特性指标及19个通用指标

得出每个评价对象ESG分项得分;将不同维度各自分项得分乘以相应权重相加,得到E、S、G维度分数;将不同维度得分加权求和,得到ESG评分总分

ESG表现和风险分析、投融资评估和执行、战略规划、DJSI可持续发展指数

资料来源:根据各国际ESG评级机构公开信息整理

二、国内外商业银行ESG评价

国际商业银行ESG发展时间较长,ESG评价方法和管理流程较为完善。在国际商业银行ESG评价实践中,花旗银行和德意志银行开发出了较为完善的ESG评价方法学。法国兴业银行和德意志银行就ESG风险管理进行了探索;ESG框架包含三方面:一是将ESG尽职调查适用于所有交易及服务,以体现ESG理念;二是制定特定行业的ESG尽职调查流程,主要包括农林业、油气业、矿业、燃煤业、热电厂、水力发电、航运业等;三是将ESG整合到现有风险管理流程。而花旗银行ESG金融产品创新,则构建了花旗ESG全球指数系列。

国内商业银行ESG评价应用发展迅疾。国内商业银行ESG评价及应用发展虽然较晚但十分迅速。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工商银行等大型商业银行基于信贷客户ESG风险特征开发出完善的ESG评价方法学,并就ESG评价结果融入信贷风险管理作出尝试。湖州银行等部分小型商业银行也依据地区产业特色和信贷客户小微企业特征构建ESG评价框架。

建设银行成功研发对公客户自动化ESG评级工具:成为首个适用于全量对公客户的自动化ESG评级工具的银行;其有4个特点。一是适用客户范围广;二是精细化程度高,首次对不同规模客户进行差别化评价;三是评价指标体系兼顾国际标准和中国特色;四是自动生成ESG评级结果,从而减轻了业务人员的工作量。

金融机构开展ESG评价,应当加强团队建设,构建全面科学的ESG评价方法学。一是将ESG评价融入金融机构管理战略。金融机构要在已有ESG共识原则框架和监管机构导向的指引下,开展符合自身实际的ESG管理实践,建立ESG应用及风险管理机制,将ESG评价纳入企业管理规章制度和核心业务流程。二是加强金融机构ESG评价能力建设。金融机构可以在监管部门、行业协会等机构引导和帮助下,总结优秀企业ESG实践,提升同业机构对ESG评价的内在价值和ESG投资对环境和社会积极影响的了解和认可。三是开发金融机构ESG数据和评价模型。应积极运用新技术、新方法开发更全面更有效的ESG数据资源,提高ESG议题广泛度和ESG评价覆盖的资产类别;开展ESG评价方法和模型开发研究,帮助融资主体更全面更有针对性地识别、分析和管理ESG风险。

三、国内企业ESG投融资及基金

2021年912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生态保护补偿制度改革的意见》,提出建立绿色股票指数。20211029日,中国保险资产管理业协会责任投资(ESG)专业委员会成立,提出将配合监管部门尽快完成保险资产管理行业ESG投资指引。境内公募基金参与ESG主动投资起步于2005年天冶低碳经济基金成立,ESG指数投资源于上交所上证治理板块及相关指数的推出。2009年及2010年,跟踪上证180公司治理和上证社会责任指数ETF在上交所上市,首次募集规模分别为71亿元和28亿元,ESG指数发展迎来第一个高峰。2020年起,新能源主题投资大爆发,带动相关基金(尤其是主题指数基金)快速增长,ESG指数投资迎来第二次爆发。

截至2022年12月31日,ESG公募基金产品共326只(不含未成立和已到期),总规模4346.34亿元人民币。ESG主题基金、ESG策略基金、低碳及绿色发展基金、社会责任基金和公司治理基金(只数)分别为269.96亿元(41只)、1523.36亿元(104只)、2498.05亿元(166只)、6.19亿元(4只)和27.78亿元(8只)。2022年四季度新增ESG相关公募基金产品21只,新增规模103.86亿元。其中。ESG主题基金、ESG策略基金、低碳及绿色发展基金分别新增3只、6只和12只,为主要新增ESG相关公募基金类别。

基于宽基ESG指数即ESG评分方法开发的基金开始起步,有6只,规模19亿元。ESG投资处于发展初期,相关理念在培育阶段。随着绿色投资相关政策出台加速,ESG的关注度明显提升,相关的指数和投资产品规模也正在快速增加。

双碳战略的出台实施,使ESG进入一个要求合规的新阶段。在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基础上,我国金融监管部门不断加快构建金融机构融资主体ESG评价及信息披露政策支持力度,为金融机构规范ESG管理、评价及应用提供指引。

总之,绿色转型和双碳战略是我国ESG理念实施的驱动力。我国ESG从任务、品牌,到合规、投融资,从初期的环境信息披露、CSR报告到与企业发展和投资收益相关的层次;ESG分析方法从定性分析、半定量分析发展到定量分析,显示我国在ESG投资领域,尽管起步晚于西方国家,却取得了积极进展。



  • 版权所有:中国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促进会标准化工作委员会  
  • 政策指导:发改委、人民银行、商务部、民政部、中国科协、国资委
  • 主办单位:中国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促进会标准化工作委员会      备案号:京ICP备20023187号-3
  • 运营单位:通标中研标准化技术研究院(北京)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腾云建站仅向商家提供技术服务
  • 地址:北京市石景山区杨庄路110号院5号楼10层1003室      电话:010-68844089  
  • 地址:北京市丰台科技园区汉威国际三区4号楼3m层312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