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高质量,必须高标准,制定新标准体系需考虑哪些因素?
任洪强:要想抓质量,必须先抓标准;要想高质量,必须高标准。新技术带来新业态,也会催生对新标准体系的需求。
中国环境:那么在制定新标准体系过程中,需要考虑哪些因素呢?
任洪强:首先需要贯通环保装备产业全链条的标准体系。
据了解,目前,在政策的驱动下,各个团体都在做相应的团体标准。团体标准一定要对创新活动有更好的支撑和引领。合适的标准,一定要放到产业链角度考虑,如何在产业链体系里面体现各自的位置的标准体系。比如要考虑产业发展问题、技术产业融合问题、产业上下游问题,所以,未来,相关部门或者协会以及行业应该重点去关注环保装备制造业全链条标准体系的构建。
其次,要注意整个污染控制应该遵循区域的异质性。
《环保装备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 (2022—2025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对协同处置提出要推广基于陶瓷滤筒(袋)烟气多污染物协同处理、氮氧化物与挥发性有机污染物协同处理等装备,尤其在钢铁、水泥等重点行业。
这些新技术新装备的推广和使用,需要注意整个污染控制的区域异质性,也就是说在不同的行业和区域应用,都是有差异的。
例如,我国新污染的问题控制和治理已经积累了多年的数据,初步的预判,新污染在我国东、西、南、北、中不同地区差异很大,如果采取相同的技术和装备,可能针对性、精准性不够。所以,这方面应该考虑技术装备应用场景和对象的精准性耦合体系。
唯一标准或是一类的标准,在整体环境污染治理过程中是存在问题的。比如早期的生活污水、污染物排放标准指导下,给相关产业发展带来不确定性,不能够完整解决相应污染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