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全球制造业的快速发展,智能制造已成为提高产业竞争力的重要方向。智能化数控机床作为智能制造的核心设备,集成先进的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和自动化技术,能够实现高效、精确的加工过程。面对日益复杂的市场需求和激烈的竞争环境,传统制造模式已难以满足现代工业的要求。因此,推动智能化数控机床的研发与应用,已成为实现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关键。
近日,由中国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促进会标准化工作委员会(以下简称“国促会标委会”)联合通标中研标准化技术研究院共同组织的《智能制造 智能化数控机床通用技术要求》团体标准启动会成功召开。
会议由国促会标委会标准部吕常松主持,标准起草组副组长、标准部副主任王晓姝,标准部顾中豪出席会议。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江西研究院、江苏南高智能装备创新中心有限公司、哈尔滨工程大学、浙江中智鲸工智能装备有限公司、中国机械总院集团云南分院有限公司、哈尔滨理工大学、北京迪蒙数控技术有限责任公司、江苏泰源数控机床有限公司、江苏元利数控机床有限公司、大连理工大学、通标中研标准化技术研究院等单位代表及相关行业专家参加本次启动会。
会上,顾中豪就国促会成立以来的发展情况以及工作内容进行详细介绍,吕常松对《智能制造 智能化数控机床通用技术要求》团体标准的立项背景、编制情况、编制原则与框架、标准工作计划进行汇报说明,得到了参会代表的一致认可。
在标准讨论环节,行业专家和参编单位代表围绕《智能制造 智能化数控机床通用技术要求》团体标准的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和定义、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等内容进行积极研讨,涵盖数控机床的控制系统、传感器与仪器仪表、自动识别设备、人机协作系统等多个方面,旨在规范智能化数控机床的设计、制造、检测和使用要求,提升我国数控机床行业的技术水平和市场竞争力。
会议最后,王晓姝副主任对本次会议进行总结发言。她表示,随着智能制造技术的快速发展,数控机床作为制造业的核心设备,其智能化水平直接影响了整个制造链条的效率和质量。立项编制《智能制造 智能化数控机床通用技术要求》这项标准,将为行业提供统一的技术规范和标准参考,促进设备的互操作性和兼容性,引导企业在研发和生产过程中遵循科学的方法,从而推动整个行业健康发展。
此次启动会的顺利召开,为企业在产品研发、制造、验收等方面提供了指导方向。通过制定和实施该标准,将促进相关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发展,有力推动数控机床行业智能化转型和高质量发展,助力我国智能制造产业向更高水平迈进,为实现制造强国战略奠定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