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气候变暖和传统化石能源日渐枯竭的背景下,可再生能源的研究与开发快速发展。由于传统工业能源利用率低,以及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的不稳定性,均需要配套储能技术来解决能源供给与需求在时间、空间、强度上的不匹配问题。熔盐储能技术作为一种以储热材料为媒介的储能技术,具有成本低、效率高的特点,有效满足了能源供给需求,在储能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近日,由中国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促进会标准化工作委员会(以下简称“国促会标委会”)联合通标中研标准化技术研究院共同组织的《高低温双罐熔盐储能系统技术要求》团体标准审查会成功召开。

会议由国促会标委会标准部徐琳主持,标准起草组副组长、标准部副主任张佳慧出席会议。中油辽河工程有限公司、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蓝星(北京)化工机械有限公司、济宁华源热电有限公司、中绿中科储能技术有限公司、赫普能源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电建集团吉林省电力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 、国家电投集团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北京民利储能技术有限公司、山东华宁电伴热科技有限公司、通标中研标准化技术研究院等单位代表及相关行业专家参加本次审查会。

会上,徐琳就国促会成立以来的发展情况以及工作内容进行详细介绍,对《高低温双罐熔盐储能系统技术要求》团体标准的立项背景、编制情况、编制原则与框架、主要技术内容等向专家组和参编单位进行汇报说明,旨在推动熔盐储能技术的规范化与标准化发展,为储能产业提供科学统一的技术基准和评估标准,引导行业向健康、有序的方向发展。
在标准讨论环节,行业专家和参编单位代表围绕《高低温双罐熔盐储能系统技术要求》团体标准的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和定义、基本要求、工艺要求等内容进行全面审查,一致认为该标准以行业现有相关技术指标和要求为基础,以综合性、系统性为原则,为熔盐储能系统的设计、制造等提供了明确的技术规范,填补了这一领域的标准空白,有助于进一步推动熔盐储能技术应用和发展。专家组表示,标准的制定往往与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紧密相连,编制该标准,可降低系统故障率和维护成本,确保熔盐储能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提高系统的整体性能。
会议最后,张佳慧副主任对本次会议进行总结发言。她表示,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储能技术发展,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以推动其应用。例如,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发布的《关于加快推动新型储能发展的指导意见》,鼓励探索开展储热及其他储能技术的研究和示范应用。此外,两部委也曾印发《“十四五”新型储能发展实施方案》,提出到2025年新型储能由商业化初期步入规模化发展阶段,具备大规模商业化应用条件,这些政策的印发为熔盐储能技术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编制该标准,是响应国家政策的重要举措,一方面有助于减少因技术差异导致的安全隐患和性能波动,提高整个储能行业的技术水平,另一方面可为熔盐储能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和应用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和服务保障。
随着可再生能源的大规模并网和电力系统对储能需求的不断增加,熔盐储能市场规模也在不断扩大,有望成为我国储能领域的重要选择之一。《高低温双罐熔盐储能系统技术要求》团体标准的制定实施,将促进熔盐储能技术的广泛应用和商业化进程,推动熔盐储能产业向更加高效、环保、可持续的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