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全球气候变化的严峻挑战和能源转型的迫切需求,智慧能碳管理系统建设已成为企业、城市乃至国家实现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关键路径。该系统能够通过集成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对能源使用与碳排放进行全方位、智能化的监测、分析与管理。
近日,由中国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促进会标准化工作委员会(以下简称“国促会标委会”)联合通标中研标准化技术研究院共同组织的《智慧能碳管理系统建设指南》团体标准审查会成功召开。

会议由国促会标委会标准部程胜楠主持,标准起草组副组长、标准部副主任刘志强,标准部吴斌出席会议。北京交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深能智慧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上海天佑工程咨询有限公司、深圳大学、四川大学、中广核风电有限公司、中国科学院大学、南京国电南自电网自动化有限公司、济南大学、兰州大学、燕山大学、杭州青绿蓝环境技术有限公司、江苏中碳能投环境服务集团有限公司、北京工业大学、通标中研标准化技术研究院等单位代表及相关行业专家参加本次审查会。

会上,吴斌就国促会成立以来的发展情况及工作内容做了详细介绍,程胜楠对《智慧能碳管理系统建设指南》团体标准的立项背景、编制情况、编制原则与框架、主要技术内容等向专家组和参编单位进行汇报说明,重点对功能模块构建、数据采集与处理、安全与隐私保护等多个维度展开深入探讨,旨在规范智慧能碳管理系统建设,提高其在实际应用中的效能和可靠性,促进能源和碳排放管理智能化和精细化程度的提升。
在标准讨论环节,行业专家和参编单位代表围绕《智慧能碳管理系统建设指南》团体标准的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和定义、建设原则、系统架构、系统设计要求等内容进行全面审查,一致认为该标准以行业现有相关技术指标和要求为基础,以综合性、系统性为原则,结合智慧能源与碳管理领域的发展趋势,明确智慧能碳管理系统建设的目标、原则和技术要求,旨在为智慧能碳管理系统建设和应用提供统一的规范指导。专家组表示,智慧能碳管理不仅是技术革新的体现,更是能源消费模式转变的关键。该标准的制定,有助于提升能源和碳排放管理效率,促进企业节能减排和可持续发展。
会议最后,刘志强副主任对本次会议进行总结发言。他表示,智慧能碳管理系统通过精准的数据分析和智能优化算法,能够识别出能源使用中的低效环节,并提出针对性的节能改造建议。通过建立完整的《智慧能碳管理系统建设指南》团体标准,可推动智慧能源产业链的发展和完善,促进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为行业标准化能力提升提供标准依据和技术支撑。
此次审查会的顺利召开,标志着我国在智慧能碳管理系统建设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随着该标准的发布实施,将有助于引导能源企业转型升级,推动绿色低碳发展,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环境污染。同时,也将促进新能源产业崛起,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提供有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