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会动态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工作动态

《人工智能中医把脉机器人》团体标准启动会顺利召开

2025-02-2566

随着人们对健康关注度的提升,以及传统中医资源有限、分布不均,人工智能中医把脉机器人的诞生在中医诊疗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相比传统人工把脉,人工智能中医把脉机器人凭借精确度高、效率高、易于存储等优势,在业内脱颖而出,受到了医疗行业及患者的认可。

近日,由中国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促进会标准化工作委员会(以下简称“国促会标委会”)联合通标中研标准化技术研究院共同组织的《人工智能中医把脉机器人》团体标准启动会成功召开。

444.png

会议由国促会标委会标准部李海龙主持,标准起草组副组长、标准部副主任陈致杭,标准部刘苗苗出席会议。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所、新疆医科大学、河南省元化医疗器械有限公司、北京理工亘舒科技有限公司、逆时光(武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通标中研标准化技术研究院等单位代表及相关行业专家参加本次启动会。

会议截图.jpg

会上,李海龙就国促会成立以来的发展情况以及工作内容进行详细介绍,刘苗苗对《人工智能中医把脉机器人》团体标准的立项背景、编制情况、编制原则与框架、标准工作计划进行汇报说明,得到了参会代表的一致认可。

在标准讨论环节,行业专家和参编单位代表围绕《人工智能中医把脉机器人》团体标准的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和定义、工作环境、技术要求、试验方法等内容进行积极研讨,充分考虑中医把脉机器人的技术特点、应用场景以及用户需求,涵盖中医把脉机器人的技术要求、数据采集与处理、诊断准确性、用户体验等方面,旨在为相关产品设计、研发和测试提供标准指导。

会议最后,陈致杭副主任对本次会议进行总结发言。他表示,近年来,我国发布《“十四五”医疗装备产业发展规划》《关于促进数字中医药发展的若干意见》等一系列政策,助力医疗装备产业高质量发展。为贯彻落实相关政策精神,立项编制《人工智能中医把脉机器人》团体标准,有助于为行业树立明确标杆,保障产品质量,推动人工智能与中医诊疗技术的深度融合,促进中医把脉机器人技术的标准化发展。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将AI技术应用于中医把脉,不仅可以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和效率,还能推动中医药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此次启动会的顺利召开,不仅为中医把脉机器人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也为我国医疗健康产业智能化升级注入了新的动力。期待未来人工智能中医把脉机器人将在行业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为人们健康福祉贡献更多智慧与力量。


  • 版权所有:中国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促进会标准化工作委员会  
  • 政策指导:商务部、民政部、市场监管总局、国标委、发展改革委、工信部、国资委、中国科协
  • 主办单位:中国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促进会标准化工作委员会      备案号:京ICP备20023187号-3
  • 运营单位:通标中研标准化技术研究院(北京)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腾云建站仅向商家提供技术服务
  • 地址:北京市石景山区杨庄路110号院5号楼10层1003室      电话:010-68844089  
  •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汉威国际广场三区5号楼西塔11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