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智能检测技术具有高效性、灵活性、安全性和高精度等多重优势,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场景的不断拓展,这一技术将在保障特种设备安全运行方面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近日,由中国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促进会标准化工作委员会(以下简称“国促会标委会”)联合通标中研标准化技术研究院共同组织的《特种设备高空结构件无人智能检测技术要求》团体标准研讨会成功召开。

会议由国促会标委会标准部李敏主持,标准起草组副组长、标准部副主任王志豪,标准部许鑫鹏出席会议。上海交通大学、万勋科技(深圳)有限公司、河南四维远见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中移(成都)信息通信科技有限公司、武汉大学、深圳市勘察研究院有限公司、湖南中电金骏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贵州黔通工程技术有限公司、交通能源事业部、中国南方航空股份、天津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通标中研标准化技术研究院等单位代表及相关行业专家参加本次研讨会。

会上,许鑫鹏就国促会成立以来的发展情况以及工作内容进行详细介绍,李敏对《特种设备高空结构件无人智能检测技术要求》标准的立项背景、编制情况、编制原则与框架、标准工作计划进行汇报说明,旨在推动特种设备检测技术的智能化发展,提高特种设备高空结构件检测的安全性和效率,促进行业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
在标准讨论环节,行业专家和参编单位代表围绕《特种设备高空结构件无人智能检测技术要求》团体标准的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和定义、缩略语、检测系统要求、检测路径规划等内容进行积极研讨,明确特种设备高空结构件无人智能检测系统的设计要求、检测路径的智能规划与自主巡检方法以及全过程智慧巡检管理软件等关键技术指标,规范特种设备高空结构件无人智能检测技术,从而提高检测质量和安全性。
会议最后,王志豪副主任对本次会议进行总结发言。他表示,近年来,我国推出《“十四五”认证认可检验检测发展规划》《智能检测装备产业发展行动计划》等多项政策,支持无人智能检测技术的发展。为贯彻落实相关政策精神,国促会标委会在前期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立项编制《特种设备高空结构件无人智能检测技术要求》这项标准,旨在规范该领域的技术应用与服务流程,推动特种设备检测行业智能化转型升级,更好地保障特种设备安全运行。
随着物联网、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的不断应用,特种设备检测将更加智能化、自动化。本次研讨会的成功召开,标志着我国在特种设备高空结构件无人智能检测技术标准化方面迈出了重要一步。未来,该标准的发布和实施,将推动无人智能检测技术在特种设备检测领域的广泛应用,为提升特种设备安全水平贡献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