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推进,电网对电源灵活调节能力的要求日益提高,超(超)临界循环流化床锅炉凭借其出色的调峰性能和环保特性,在深度调峰方面有着巨大的应用潜力,能有效应对电力负荷的峰谷变化,保障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同时提升能源利用效率。
近日,由中国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促进会标准化工作委员会(以下简称“国促会标委会”)联合通标中研标准化技术研究院共同组织的《超(超)临界循环流化床锅炉深度调峰技术规范》团体标准审查会成功召开。

会议由国促会标委会标准部李宏瑶主持,华北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高级专家赵振宁、锅炉所李战国,国促会标委会标准起草组副组长、标准部副主任曹东建出席会议。华北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北京京能电力股份有限公司、东方电气集团东方锅炉股份有限公司、山西京能吕临发电有限公司、内蒙古京泰发电有限责任公司、通标中研标准化技术研究院等单位代表及相关行业专家参加本次审查会。

会上,李宏瑶对《超(超)临界循环流化床锅炉深度调峰技术规范》团体标准的立项背景、编制情况、编制原则与框架、主要技术内容等向专家组和参编单位进行汇报说明,聚焦超(超)临界循环流化床锅炉技术的前沿探索与实践应用,旨在通过制定统一的技术标准,引领行业技术进步,促进产业创新升级。
在标准讨论环节,华北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锅炉所李战国带领与会人员逐章逐条讲解标准内容,行业专家和参编单位代表围绕《超(超)临界循环流化床锅炉深度调峰技术规范》团体标准的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和定义、基本要求、 锅炉深度调峰诊断试验、锅炉灵活性改造及优化等内容进行全面审查,一致认为该标准以行业现有相关技术指标和要求为基础,以综合性、系统性为原则,明确了不同调峰阶段的操作流程和控制要点,规范了负荷调节范围、蒸汽参数变化范围等关键参数,对于提升锅炉运行的安全性和经济性具有重要指导意义。专家组表示,制定科学合理、严谨细致的团体标准,对于规范深度调峰技术应用、保障锅炉安全稳定运行、提升电力系统灵活性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将为我国超(超)临界循环流化床锅炉深度调峰技术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会议最后,曹东建副主任对本次会议进行总结发言。他表示,为贯彻落实《关于加强煤电机组灵活性改造和深度调峰期间安全管理的通知》文件精神,推进新型能源体系建设并稳步实现“双碳”目标。立项编制该项团体标准,有助于推动超(超)临界循环流化床锅炉深度调峰技术的规范有序发展,助力我国电力系统在应对负荷变化、提升灵活调节能力方面取得更好的成果。
随着超(超)临界循环流化床锅炉深度调峰技术的推广应用,未来我国电力行业的灵活性和经济性将得到显著提升。制定该项团体标准既是推动超(超)临界循环流化床锅炉深度调峰技术发展的重要举措,同时对提高火电机组调峰能力、保障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具有深远影响。期待该标准的应用推广,将有力推动相关技术创新进步,促进能源结构优化升级,加速行业向更加高效、环保的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