氢能是从化石能源向低碳能源转换的有效途径,而管道输送则是氢能发展最经济、高效的方法。然而,氢气输送过程中面临的氢脆问题对管道材料提出了严峻挑战。断裂韧性作为评价材料抵抗裂纹扩展能力的重要指标,对于确保输氢管道安全运行至关重要。
近日,由中国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促进会标准化工作委员会(以下简称“国促会标委会”)联合通标中研标准化技术研究院共同组织的《输氢管线钢的断裂韧性评价方法》团体标准启动会顺利召开。

会议由国促会标委会标准部刘苗苗主持,标准起草组副组长、标准部副主任王志豪,标准部李海龙出席会议。中国石油工程建设有限公司华北分公司、中裕软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江苏中裕能源装备有限公司、河南光大管业有限公司、西安石油大学、重庆三峡大学、中机生产力促进中心、中国石油技术开发有限公司、内蒙古工业大学、江苏省天然气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中油管道机机械制造有限公司、通标中研标准化技术研究院等单位代表及相关行业专家参加本次启动会。

会上,李海龙就国促会成立以来的发展情况以及工作内容进行详细介绍,刘苗苗对《输氢管线钢的断裂韧性评价方法》团体标准的立项背景、编制情况、编制原则与框架、标准工作计划进行汇报说明,得到了参会代表的一致认可。
在标准讨论环节,行业专家和参编单位代表围绕《输氢管线钢的断裂韧性评价方法》团体标准的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和定义、基本要求、评价方法等内容进行积极研讨,为评估输氢管线钢在氢环境下的断裂韧性提供了科学方法,有助于筛选出抗氢脆性能优异的材料,更好地控制产品质量,提高检测准确性和可靠性,以保障氢能安全输送。
会议最后,王志豪副主任对本次会议进行总结发言。他表示,随着《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5年)》等政策的出台,加快推进输氢管线钢断裂韧性评价方法创新发展,完善相关标准化体系,已经成为我国各地政府和企业共同关注的重要议题。本项标准的发布实施,将有助于完善氢能输送领域的标准体系,指导工程实践中对输氢管线钢材料的选择,优化材料性能,提高工程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目前,我国在输氢管线钢的断裂韧性评价方面尚缺乏统一标准,该标准的制定将填补这一空白,为输氢管线钢的设计、制造、安装、运行等各个环节提供科学的断裂韧性评价依据。接下来,国促会标委会将携手更多业内专家学者、优秀企业共同加强氢能输送领域相关标准的研究和制定工作,推动氢能产业规范化、标准化发展,为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