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隔膜固态锂电池作为新一代电池技术,具备高能量密度、长循环寿命和高安全性等显著优势,被视为电动汽车行业突破续航与安全瓶颈的关键。随着技术研发的不断深入和市场需求的持续增长,制定统一的技术标准已成为推动该技术产业化应用和行业健康发展的迫切需求。
近日,由中国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促进会标准化工作委员会(以下简称“国促会标委会”)联合通标中研标准化技术研究院共同组织的《电动汽车用无隔膜固态锂电池技术要求》《无隔膜固态锂电池通用技术条件》两项团体标准启动会顺利召开。

会议由国促会标委会标准部鲍薇主持,标准起草组副组长、标准部副主任迪丽娜尔·艾尔肯,标准部郭嫚丽出席会议。江西赣锋锂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惠州马拉松固态新能源电池科技有限公司、天目湖先进储能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威海金宏科技有限公司、有研(广东)新材料技术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东莞新能德科技有限公司、通标中研标准化技术研究院等单位代表及相关行业专家参加本次启动会。

会上,郭嫚丽就国促会成立以来的发展情况以及工作内容进行详细介绍,与鲍薇分别对《电动汽车用无隔膜固态锂电池技术要求》《无隔膜固态锂电池通用技术条件》两项团体标准的立项背景、编制情况、编制原则与框架、标准工作计划进行汇报说明,得到了参会代表的一致认可。
在标准讨论环节,行业专家和参编单位代表围绕《电动汽车用无隔膜固态锂电池技术要求》《无隔膜固态锂电池通用技术条件》两项团体标准的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和定义、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等内容进行积极研讨,从电动汽车专用和通用技术条件两个维度,对无隔膜固态锂电池的性能、安全、可靠性等方面提出明确要求,进一步细化标准的技术要点,为无隔膜固态锂电池研发、生产和应用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
会议最后,迪丽娜尔·艾尔肯副主任对本次会议进行总结发言。她表示,近年来,为支持和鼓励无隔膜固态锂电池行业发展,我国发布《关于推动能源电子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锂电池行业规范条件(2024年本)》《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等多项政策,文件中明确提出要加快固态动力电池技术研发及产业化发展。为贯彻落实相关政策,国促会标委会立项编制这两项团体标准,旨在为电池生产商提供明确的技术指导,并为新能源汽车制造商提供可靠的电池选择依据,从而推动整个产业链协同发展。同时,还有助于激励更多企业加大投入研发,加快无隔膜固态锂电池技术的突破与应用,为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持续繁荣注入新的动力。
随着这两项标准的逐步完善和落地实施,一方面将有效规范无隔膜固态锂电池市场,加速技术的产业化应用进程,推动整个行业规范化、标准化发展。另一方面可促进绿色能源转型,为消费者带来更安全、高效、环保的电动汽车选择,开启未来交通出行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