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自然灾害(如地震、洪水)或人为灾难(如火灾、大规模事故)发生时,通讯基础设施的破坏,会导致灾区与外界的通讯联系中断,严重影响救援行动的协调与效率。为快速恢复通讯能力,构建稳定、可靠的临时通讯网络,应急通信无人机基站组网综合调度系统的研发与应用尤为重要。
近日,由中国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促进会标准化工作委员会(以下简称“国促会标委会”)联合通标中研标准化技术研究院共同组织的《应急通信无人机基站组网综合调度系统技术要求》团体标准启动会顺利召开。

会议由国促会标委会标准部程胜楠主持,标准起草组副组长、标准部副主任杨易霖,标准部吴斌出席会议。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北京佰才邦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南通先进通信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奥维施(锡林郭勒盟)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北京比特威电讯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市万格数码通讯科技有限公司、北京中航智科技有限公司、酷黑科技北京有限公司、福建闽航无人飞行器科技有限公司、通标中研标准化技术研究院等单位代表及相关行业专家参加本次启动会。

会上,吴斌就国促会成立以来的发展情况以及工作内容进行详细介绍,程胜楠对《应急通信无人机基站组网综合调度系统技术要求》团体标准的立项背景、编制情况、编制原则与框架、标准工作计划进行汇报说明,得到了参会代表的一致认可。
在标准讨论环节,行业专家和参编单位代表围绕《应急通信无人机基站组网综合调度系统技术要求》团体标准的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和定义、系统架构、技术要求等内容进行积极研讨,规范应急通信无人机基站组网综合调度系统的技术要求,使调度系统性能和质量能够有效满足应急通信的需求,确保系统在各种紧急情况下都能稳定、可靠运行,为救援行动提供有力支持。
会议最后,杨易霖副主任对本次会议进行总结发言。他表示,随着无人机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成本的降低,无人机基站的应用范围也将进一步扩大,不仅可以应用于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的应急通信保障,还可以广泛应用于日常通信网络的补充和优化。通过建立完整的《应急通信无人机基站组网综合调度系统技术要求》团体标准,可为调度系统的研发、生产、应用提供统一的技术规范,促进其在自然灾害、人为灾难等应急场景下的广泛应用,为行业标准化能力提升提供标准依据和技术支撑,提高应急管理领域先进技术装备水平。
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应急通信领域的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支持应急通信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本次编制的该标准,符合国家政策导向和产业发展需要,有助于推动无人机技术在应急通信领域的创新与发展,为构建更加安全、高效、智能的应急通信体系提供有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