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战略性新兴产业既面临着重大发展机遇,也遇到了前所未有的重大挑战,需要从三大方面着手,推动新形势下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面对新机遇、新挑战,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内涵可考虑从三个方面进行优化:
一是开拓发展新空间。近年来空天、空间资源成为世界各主要大国激烈竞争的重点领域。美国勇气号登陆火星,朱诺号抵达木星,欧洲空间局菲莱号着陆彗星,日本隼鸟系列探测器登上小行星,新一轮的空间探索热潮已经来临。卫星互联网、临近空间高超音速飞行器、新能源航空器等重要创新不断涌现,空天、空间开发成为重要的新增长点。加快我国航空航天产业发展,成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选择。
二是引领创造新需求。服务业是经济的主体,也有较大拓展空间,未来可围绕制造服务、金融服务、创意服务、康养服务等重点领域,通过推动数字技术、生物技术等新兴技术以及共享化、平台化、网络化等新兴模式的持续创新与广泛融合渗透,不断提升服务供给质量,持续创造新需求,加快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动态平衡,在服务业领域培育形成强大国内市场。
三是补短板、锻长板、强链条。新时期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既要强调经济性又要强调安全性,这就需要在补齐短板的同时加快锻造长板,要加强自主创新与核心技术突破,要大力提升科技创新服务支撑水平,通过提升研发与转移转化等环节的服务能力与水平、建设基础科研数据服务体系等方式,实现自主科技的突破与产业化发展,锻造真正具有战略意义的产业长板。
举措1. 深入推进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工程。
聚焦战略性新兴产业当前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强化各个产业主体、各个重点区域的协同发展,通过在集群内启动创新和公共服务综合体建设等方式,以集群式发展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竞争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产业发展与城市建设深度融合、重点资源要素的高效利用。构建产业基地、产业集群、产业生态梯次体系,形成一批各具特色、优势互补、结构合理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高质量发展引擎。
紧紧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着眼于抢占未来发展先机,在类脑智能、量子信息、基因技术、未来网络、深海空天开发、氢能与储能等前沿科技和产业变革领域加快培育形成一批引领能力强、经济效益好、具备国际竞争力的未来产业,构建未来国际竞争新优势。加强面向前沿技术应用的基础研究,建设未来技术研究院,组织实施一批未来产业战略性工程,推动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和颠覆性技术实现创新。加强前沿技术产业化的多路径探索和交叉融合,实施国家未来产业(技术)研究院示范工程,强化未来产业技术预见和发展规律研究,打造未来产业策源地。加快面向未来新需求的市场培育和生态建设,布局建设一批国家未来产业先导试验区、实施产业跨界融合示范工程,加快推动未来产业体系走向成熟。
建议从六个重点方面营造符合时代需求的产业发展环境。
一是营造市场环境。加快要素市场化配置,利用市场化手段吸引全球人才、资金、数据等要素资源,加大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投入。拓展政府采购功能,发挥政府采购在支持创新、绿色发展等方面的重大作用。开展质量提升行动、实施新产业标准领航行动,加快完善统计体系,形成适宜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基础发展环境。
二是提升创新能力。面向产业发展实际需求,建设产、学、研、用协同创新网络,促进产业化创新涌现。面向重大战略性需求,以新型举国体制助力关键研发突破。面向共性技术需求,加强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以众包等创新模式促进创新协同推进。进一步强化企业创新的主体地位,完善知识产权治理体系,形成完整产业创新体系。
三是加大资金支持。探索建立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产融示范基地,提升信贷机构、投资基金、资本市场在新兴产业领域的创新能力,加大金融体系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支持力度。发挥政府资金引导和示范作用,创新资金使用方式,引导战略性新兴产业健康发展。
四是深化体制改革。深化“放管服”,进一步以深化改革释放产业发展潜力,提升产业发展效率。实施包容审慎监管,强化底线思维,加快构建适应新产业、新模式、新业态企业发展的敏捷治理、多元共治的监管格局。
五是优化人才结构。强化战略性新兴产业人才培养,实施紧缺人才培养教学资源储备计划,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学科专业建设,实施职业技能提升行动、支持职业教育升级。强化战略性新兴产业人才保障,构建充分体现创新要素价值的收益分配机制,健全科技人才评价认证体系。
六是扩大对外开放。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限制,促进内外资企业公平竞争,引导外资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大投资。鼓励战略性新兴产业通过规则对接、政策联通、科技合作、产品开拓、投资并购等多种方式积极推进国际合作。
来源:国家信息中心信息化和产业发展部新兴产业处
本网站摘录或转载的第三方信息,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内容仅供参考,若不慎涉及侵权,请在相关内容刊发之日起30日内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删除处理。